家兔下肢缺血模型的制作
目的:模拟人的动脉硬化闭塞症,制作一种持久的、稳定的下肢缺血的实验动物模型。 方法:选取雄性新西兰白兔10只,结扎并切除左下肢从腹股沟韧带至膝关节的股动脉及其分支,造成左下肢缺血,术后按时对家兔患肢缺血程度及肢体变化予以评估,直至术后6周。 结果:家兔缺血侧肢体一周以后开始出现肌肉萎缩,坏死,肢体溃疡,指甲增长,增厚不等.术后家兔患肢血压明显下降,左下肢/右下肢血压率显著下降(P<0.01),放射性同位素灌注扫描示:患肢血流量明显减少,右下肢/左下肢血流量明显上升,左下肢同位素兴趣图分布明显低于右下肢.DSA血管造影示:术后患肢的细微侧枝血管记数率从1.0±O.52增加至3.0±0.04,血管数量明显增加(P<0.01),术后6周患肢肌肉的病理学观察示:患侧肌纤维变小、变少、血管侧支增多。 结论:家兔下肢慢性缺血模型成功制作,与临床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例症状相似, 表现为持久的、稳定的左下肢缺血。
下肢缺血 动脉硬化闭塞症 肢体溃疡 DSA血管造影
庞广辉 杨绍军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 中国 昆明 650101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49-155
2009-09-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