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干预糖耐量受损的研究思路
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指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水平超过正常范围,但未达到糖尿病(DM)标准。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研究报告认为,几乎所有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病前都要经过IGT阶段,而且随着病程的逐渐延长,其转化为糖尿病的自然年转化率逐年升高。IGT阶段属于可逆的阶段,是人体处于糖代谢紊乱的代偿性阶段,也是由糖耐量正常向T2DM的过渡阶段。IGT患者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同时合并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高胰岛素血症、微量白蛋白尿等其他危险因素.基于IGT患者存在进展成为T2DM的危害性,而IGT是惟一可以逆转的时期,因此国内外探求有效对IGT的干预治疗方法已被提到重要地位,目的是降低其向T2DM转化和大血管疾病的危险性。IGT的干预研究包括生活方式干预,但依从性较差,健康人群很难做到,残疾或其他疾患人群亦无法实施;药物干预会引起的腹胀、轻泻甚至肝、肾的功能损害、妊娠期妇女禁用,而且用量不易掌握,长期用药引起药物的副作用较多且费用昂贵。目前没有医学安全可靠有效的干预方法和可以推广的手段。本文探讨了IGT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IGT的电针干预思路。
糖耐量受损 电针疗法 干预作用 中医治疗
孟宏 翟煦 王宏才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所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国际中医糖尿病学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35-38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