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仿野生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农药处理对天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以及不同用材措施以及白麻用种量对天麻产量的影响,为生产上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在中药材GAP种植允许使用的农药范围内采用杀虫剂辛硫磷和不同的杀菌剂组合来寻找一种能有效防治天麻病虫害的方法;同时设计不同用材量搭配、不同用种量以及新老菌材配比对天麻个数和产量的影响。 研究结果:浓度为600mg·L-1的多菌灵或400mg·L-1的甲基托布津对天麻病害具有较为明显的防治效果。病害发生率低于4%;使用浓度为300mg·L-1的辛硫磷能将天麻虫害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与直径大于5cm的新材相比,直径为2-4cm的新材在天麻人工栽培中也能得到较多的天麻个数和较高的产量。白麻用种量对天麻产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箭麻上,箭麻个数、鲜重随着白麻用种量的增加反而降低。并且差异明显(P<0.05),但在白麻和米麻的个数及鲜重间差异不明显;用种量以0.6 kg·m-2为最适,生产出的箭麻、白麻、米麻产量分别为2471.90,847.30,25.45 g·m-2。在天麻栽培中,虽然在添加有老菌材的处理中箭麻个数和鲜重没有全为新菌材处理的高,但老菌材的使用能明显提高米麻的个数及产量。因此老菌材在种麻(包括白麻和米麻)生产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天麻 仿野生栽培技术 杀菌剂 杀虫剂 病虫害
刘贵周 蔡传涛 文平
中国科学院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 昆明 650223 大方县九龙天麻开发有限公司,贵州 大方 551600
国内会议
《中国中药杂志》第九届编委会暨中药新药研发理论与技术创新论坛
黄山
中文
162-166
200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