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白色念珠菌毒力因子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白色念珠菌是临床上重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接受外界环境信号可以从酵母形式转换成菌丝体形式,通常以酵母样细胞形式存在于人的口腔、肠道、阴道和皮肤中,免疫力低下宿主感染后可导致浅表或深部的白色念珠菌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性和毒力可能是由一组因子决定,而不是由单一的物质决定的。因此,对其毒力因子的研究已成为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目的,可以揭示白色念珠菌由正常菌变为致病菌的机制,从而控制白色念珠菌感染、发现新的疫苗或能够有更好治疗作用的抗真菌药物的靶标。本文介绍了白色念珠菌表型转换、酵母-菌丝转换、对宿主的粘附、产生胞外水解酶的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进展。

白色念珠菌 表型转换 宿主粘附 胞外水解酶 蛋白质组学 毒力因子

王斌 王雪松 曾明 袁静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00050,北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100050,北京

国内会议

第七次全国医学分子微生物学及生物技术研讨会

景德镇

中文

94-101

200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