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来源HIV-1 Env、Gag基因序列变异和宿主基因多态性与疾病进展关系的分析
目的:探讨HIV-1基因序列变异情况和宿主基因多态性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方法:PCR方法从外周血细胞中扩增HIV—1 Env、Gag区片段和测序,分析序列变异、糖基化,超突变等指标。RFLP法确定宿主基因多态性。 结果:未治疗组中,env基因区PCR和克隆序列间平均离散率分别为0.1和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V3环顶端序列在未治疗和治疗组中均以GPGQ比例最大(61.5%和395),治疗组出现稀有多肽序列如6PGH,GQGR,GLGR,12位I/V和21位Y/H变异与疾病快速进展相关。Env区段上进展较快速组(RRP)比典型进展组(TP)的糖基化程度高(平均值分别为14.56和13.2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nv区段上RRP比TP组GA取代百分率和绝对数平均值都高(8.7%/6.9%和10.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组中SDF1—3’A和CCR2 V62I基因频率均高于RRP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CX3CRl V249I/M280T与疾病快速进展没有显著相关性。 结论:V3区序列主要位点的氨基酸变异、Env区段糖基化程度、GA取代与疾病进展相关。SDF1—3’A、CCR2 V64I和CX3CR1 2491/280M与疾病进展均无显著相关性。
HIV-1基因 序列变异 宿主基因 基因多态性 糖基化程度
白立石 王开利 周广恩 孟宾 刘颜成 曾毅
100052,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国内会议
景德镇
中文
184-189
200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