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原位”淋巴瘤

淋巴结由皮质、副皮质和髓质三个主要区域组成,淋巴滤泡位于皮质区,分为初级滤泡和次级滤泡。在活检工作中所见到的滤泡大多数是受到抗原刺激而增生的次级滤泡,可见生发中心,分为明区和暗区。生发中心周围是套区,最外层是边缘区。发生恶性淋巴瘤的淋巴结,正常结构常常全部或部分被破坏,而显得结构不清楚。在有些淋巴瘤的较早期,淋巴结的结构基本保持正常,但已经发生了淋巴瘤。此种在正常结构内存在非浸润性淋巴瘤,称为原位淋巴瘤,此类肿瘤诊断较为困难,其细胞成分、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均发生了改变,这种交界性病变越来越受到关注。在2008年新版的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中,对其做了明确的界定,提出了原位滤泡性淋巴瘤(insitu follicular lymphoma)和原位套细胞淋巴瘤(in situmantle cell lymphoma)。这两种原位淋巴瘤常常容易漏诊,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诊断为反应性增生的病例,经过一段时间转变为淋巴瘤,可能是属于原位淋巴瘤的漏诊。本文探讨了 “原位”淋巴瘤的诊断鉴别情况。

原位淋巴瘤 交界性病变 肿瘤分类 诊断鉴别

陈定宝 戴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 100044

国内会议

第十届全国诊断病理暨淋巴造血组织疾病学术研讨会

昆明

中文

104-106

2009-04-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