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酷蓝”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与755nm翠绿宝石激光脱毛的疗效对比

与以往的剃刀刮、除毛霜、蜡脱、以及电针电解等脱毛方式相比较,激光脱毛具有更高效、持久和安全的特点,现在临床上应用的脱毛激光设备种类比较多,常用的有694nm的红宝石激光,755nm的翠绿宝石激光、800~810nm的半导体激光,1064nm的Nd:YAG激光以及各种IPL等。现选择两种临床中最为常用的激光对比其脱毛的效果。 目的:对比1064nm的Nd:YAG激光以及755nm翠绿宝石激光脱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方法:选取15名患者做自体双侧对照研究,皮肤分型全部为Ⅲ~Ⅳ型,毛发为黑色或深褐色,年龄17~35岁,治疗部位为双侧小腿或腋窝,随机分配治疗组A和B,疗程为4次,治疗间隔为4~6周,所有治疗部位治疗前未经日晒,治疗后防晒。A组为Gentle lase 755nm组:能量密度18~20J/cm2(根据不同肤色及部位),脉宽3ms,光斑大小15mm,DCD喷射冷却;B组为“酷蓝”1064nmNd:YAG组:能量密度50~60J/cm2(根据不同肤色),脉宽10~30ms(根据不同毛发粗细),光斑大小10mm,4℃恒温接触式冷却。每次治疗前选取固定对称部位的3×3cm2区域在10倍放大镜下进行终毛计数(计数两次取平均值),拍照(相同位置、相同拍摄者、相同背景、相同灯光)并剃干净治疗部位。分别纪录基线(治疗前)、疗程结束后1、3、6个月的毛发计数,定义毛发减少率=(基线计数-治疗后计数)/基线计数×100%。每次治疗和随访时纪录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结束后1、3、6个月的毛发减少率分别为A组:87%,84%,82%;B组:85%,83%,80%。两组比较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均有轻中度疼痛和暂时性红斑和毛囊水肿,但B组明显轻微且消退较快,除A组中一例出现轻度色素外,两组均未出现水疱,色素减退,瘢痕等永久性不良反应。 结论:“酷蓝”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以及755nm翠绿宝石激光同样具有良好的永久性毛发减少的效果及安全性。与755nm翠绿宝石激光相比较,“酷蓝”长脉宽1064nmNd:YAG激光的不良反应更加轻微,消退更迅速,而且对于深肤色的人更为安全,而且脉宽与能量密度均可调,其组合可以针对不同的肤色及毛发粗细,更具有优势。

激光脱毛 不良反应 毛发减少率 喷射冷却 能量密度

王展 刘华绪 任秋实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学院激光与光子生物医学研究所,上海 200240

国内会议

2007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科技论坛暨上海市激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70-71

2007-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