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复杂干预的疗效评价方法探析
复杂干预是关于公共卫生的领域中,针对健康保障环节出现的一种客观情况. 在健康保障领域中,尚存在复杂的药理干预与非药理干预的集合.它们的组成一般是相当复杂的,而正是这些复杂的药理干预与非药理干预的活性成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病情的发展或结局.因此,这种复杂干预同样需要一种适宜的评价方法来对其进行严格评价,从而了解这些干预的组成成分以及这些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涉及到复杂干预评价的方法学问题. 而中医的临床实践正是这种复杂干预的体现,这种复杂干预是一种复杂的药理和非药理的集合干预,以基础性的、固定的药理干预作为核心,同时以可变的、应急的药理和非药理干预作为外沿.因此,本文围绕复杂干预这一核心问题阐述了复杂干预的定义、研究对象和难点、并比较了目前较常见的评价复杂干预的模型;Bradley et al.的模型、van Meijel et al.的模型和英国Medical Research Council的评价框架模型、以及评价复杂干预原则和影响复杂干预的因素、评价复杂干预的意义等.并重点以英国MedicalResearch Council的评价框架为例,阐述复杂干预的评价步骤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旨在探讨适合中医临床复杂干预的疗效评价方法.个人对于复杂干预的理解是;复杂干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统计学上的试验设计问题,因为试验设计中经常处理的就是多因素的问题,而统计学中的多因素,可以理解为复杂干预中的多种干预成分.试验设计中一些诸如正交试验、均匀试验的方法已经在很多领域内广泛使用.但是在评价类似于公共卫生中的复杂干预问题,还有其特殊的难点,一方面是一些干预不易被识别、记录和重复,另外一方面是即使能够确立需要试验的成分,寻找相应的试验对照组也是很困难的,因为一些医疗上的道德问题、患者的态度会使得在复杂干预的试验中不可能像试验产品那样,随机的分配来进行正交试验或者均匀试验.就目前已掌握的复杂干预的文献而言,我认为复杂干预的试验离真正意义上的正交试验和均匀试验都有一定的差距,导致其结果并不十分令人信服. 此外,复杂干预还面临的问题是试验很难在一个能够绝对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因为患者会因为各种原因要求采取一些其他的干预从而破坏试验的进行,而一些干预的方法也很难完全相同的重复在不同的病人身上.
复杂干预 临床疗效评价 中医临床 药理干预 正交试验 评价框架模型
谢雁鸣 支英杰 易丹辉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 100700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北京 100872
国内会议
2007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疗效评价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国际学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215-224
2007-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