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腰椎终板Modic改变对腰椎间盘脱出自发性吸收的影响

目的:对伴有邻近腰椎终板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脱出组织进行成分分析,探讨其与椎间盘脱出组织发生自发性吸收的相关性;并同时对临床病例进行前瞻性研究。 方法:选择腰椎间盘脱出病例共85例,男52例,女33例,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组,其中,保守治疗含Modic改变者15例,保守治疗无Modic改变者15例:手术治疗含Modic改变者20例,手术治疗无Modic改变者35例。所有病人均经过临床分析,X线、CT和MRI检查以确诊为腰椎间盘脱出症。对保守治疗组,进行前瞻性随访,分析其突出组织体积的变化和临床功能学改变。对手术组,所有手术标本均被收集并行组织成分分析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病理组织学检查,其中免疫组化染色包括CD34和CD68,用来分析新生血管和巨噬细胞浸润程度。 结果:保守组,突出组织体积变化,无Modic改变患者在发作期体积是0.482±0.205cm3,Modic改变组,发作期体积为0.396±0.920cm3,二者无统计学差异;而保守治疗6个月后分别为0.204±0.180cm3和0.334±0.103cm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进行组内比较,无Modic改变组,保守治疗前后差异明显(p<0.05),而Modic改变组无显著差异(p>0.05)。功能评价,随访6个月后,无Modic改变患者疼痛减轻程度较Modic改变患者为明显。无Modic改变者中在初诊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平均36.2分,经保守治疗6个月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平均16.7分。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有Modic改变患者中,在初诊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平均32.1分,经保守治疗6个月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平均28.2分(6.3-29.7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组,无Modic改变组椎间盘脱出组织平均组成成分为:纤维环37%,髓核55%,软骨终板8%。Modic改变组椎间盘脱出组织平均组成成分为:纤维环33%,髓核19%,软骨终板51%。二组之间软骨和髓核成分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组间纤维环成分无统计学差异。HE染色显示,90%的脱出组织内可见以新生血管形成、炎症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肉芽组织形成。经CD34和CD68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无Modic改变组新生毛细血管形成以及巨噬细胞浸润较为明显,Modic改变组新生毛细血管形成和巨噬细胞浸润则明显为少(p<0.05)。 结论:伴有邻近终板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脱出组织比无改变者包含更多的软骨成分,组织形态分析也显示脱出组织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和巨噬细胞浸润也较无Modic改变组为弱,预示着这些椎间盘脱出组织不易发生自发性吸收。前瞻性随访也发现无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脱出组织更易于吸收,因而,Modic改变存在与否,也可以作为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的临床决策指征之一。

椎间盘脱出 自发性吸收 腰椎终板 Miodic改变 软骨成分 组织形态

赵凤东 谢清波 范顺武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 浙江临海第一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青岛

中文

217-224

2009-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