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颈椎屈曲性脊髓病的临床和动态磁共振影像特点

目的:研究颈椎屈曲性脊髓病的临床和动态磁共振影像特征。 方法:临床诊断颈椎屈曲性脊髓病或平山病的患者30例,行颈椎中立位及屈曲位磁共振扫描,观察颈段硬膜囊和脊髓的动态变化,分析病人的临床表现及与影像学征象的关系。无颈椎病史的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行颈椎中立位及屈曲位磁共振扫描。 结果:1)临床特点:所有患者均为青少年发病,男性29例,女性1例,单侧上肢发病20例,不对称双侧上肢发病10例,30例患者中27例表现为缓慢起病的前臂和手部肌肉萎缩无力,伴有手部寒冷麻痹及手指伸展震颤,3例病人表现上肢近端肌萎缩和肌无力,全部病人无感觉障碍和锥体束受累表现,无论单侧或双侧发病者,肌电图均提示双侧上肢神经源性损害。2)颈椎中立位磁共振特点:30例患者中22例有下颈髓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变扁,20例患者脊髓内有长T2信号改变,脊髓未见压迫。3)颈椎屈曲位磁共振特点:30例患者均可见下颈段脊髓和后方硬脊膜向前移位,脊髓受到前方椎体或椎间盘和后方硬脊膜的压迫:横断面下颈髓变扁、萎缩更明显:硬脊膜外腔扩大,有片状星月形高信号影和血管流空现象,增强后有明显的强化,显示是扩张的硬脊膜外椎内静脉丛。20例健康志愿者脊髓和后方硬脊膜没有向前移位,脊髓无压迫,硬脊膜外腔无星月形高信号影。 结论:颈椎届曲性脊髓病主要临床特点为青少年缓慢起病的一侧手及前臂的肌萎缩和无力,无感觉障碍及锥体束受累表现;少数病人表现为上肢近端的肌萎缩无力;颈椎屈曲位磁共振成像可显示本病脊髓和硬脊膜的特异性征象、是早期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平山病是一种与颈椎屈曲有关的脊髓病。

颈椎屈曲性脊髓病 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 动态变化 磁共振影像 特异性征象 早期诊断

张文明 林建华 王柠 曹代荣 陈小荣 李文波 张立群 方心俞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青岛

中文

225-229

2009-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