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发病及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DS)是由于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所致子宫局灶或弥漫性增大为主要改变的良性疾病。近年来不仅其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而且发病率明显上升,在30-50岁妇女中ADS发病率为40%,而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中,ADS的发生率可高达90%。子宫腺肌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逐年加剧的进行性痛经、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孕不育等,成为严重危害育龄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对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妇科领域的热点,本文分别从子宫的组织胚胎学及生理解剖学、内分泌学、免疫学、增殖凋亡、组织侵袭、血管形成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探讨。
子宫腺肌病 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机制
段华 张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100006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93-94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