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激素受体、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孕激素受体(PR)、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7βHSD)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在位与异位内膜的表达与发病的关系。 方法:2005年6月至2006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和解放军463医院采集因内异症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行子宫切除的分泌期子宫内膜,内异症患者配对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组织作为研究标本。Western印迹杂交检测PRA与PRB蛋白表达,RT-PCR检测病17BHSD2 mRNA表达。 结果:内异症组在位内膜PRA蛋白相对表达量70.79±10.82,对照组78.99±16.02,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内异症组在位内膜PRB蛋白相对表达量64.87±10.10,对照组156.13±21.46,内异症组PRB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内异症组卵巢异位内膜PRA蛋白相对表达量67.04±6.90,配对在位内膜70.79±10.82,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卵巢异位内膜PRB蛋白相对表达量60.75±6.73,配对在位内膜64.87±10.10,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内异症组在位内膜17βHSD2 mRNA表达量1.04±0.11,对照组1.10±0.16,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卵巢异位内膜17βHSD2mRNA表达量0.17±0.02,配对在位内膜1.04±0.11,异位内膜显著低于配对在位内膜,差异显著(P<0.05)。 结论: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PRB阴性表达与内异症发病有关;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缺乏17BHSD2与内异症发病有关。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孕激素受体 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 发病机制
吕艳文 张淑兰 王丹波
沈阳,解放军463医院妇产科 110042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妇产科110004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210-213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