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BALB/c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建立及其形态学观察

目的:研究BALB/c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建立及异位病灶形态学的动态变化规律。 方法:采用组织块腹腔注射法对110只BALB/c小鼠行建模手术,在术后第1、2、3、4、5、6、9、12、15、18、21天的11个观察日里,每次观察10只小鼠,了解病灶的生长情况并进行组织学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结果:术后第2天开始出现病灶,6天内的病灶都是红色,第9天开始出现粘连带,第15天后大部分病灶呈透亮的小囊泡。第4天的建模成功率为90%,与此后各天的建模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第4天异位灶的重量(51.5±4.7)mg和此后各天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光镜下见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电镜下见细胞间完整的紧密连接,表面微绒毛。 结论:组织块腹腔注射法成功构建BALB/c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术后不同时间内异位灶的形态学呈现特定的变化规律。

子宫内膜异位症 模型建立 形态变化

陈琼华 邱娜璇 颜晓红 丁峰 洪虬英 姜金娜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妇产科 361004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慢性盆腔痛学术研讨会

深圳

中文

270-273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