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输电线路雷电屏蔽分析模型研究
绕击是引起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我国正在大规模建设特高压骨干电网,将低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绕击防护经验直接外推至更高电压等级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导致新建线路的绕击耐雷性能显著低于预期值.基于先导发展的绕击分析模型细致地考虑了影响雷击发展物理过程各种因素的影响,较传统工程化分析方法更适用于新建电压等级线路的绕击性能评估,但由于对需击物理过程和长间隙放电机理认识的不足,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雷击过程描述所采用的模型和方法不尽相同,若将现有学者所提出的绕击分析模型直接用于工程中,不同分析模型所得结果差异较大。 本文通过对比现有的雷电观测资料,认为Cooray提出的下行先导通道模型与最新的雷电观测结果相吻合较好;对迎面先导起始工程判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导线对地高度小于10.0m时,Rizk感应电压法和临界电晕半径法计算得的先导起始电压结果一致,外推至实际导线对地高度时,Rizk感应电压法的计算结果与长问隙放电理论相违背;同时本文依据长间隙放电理论,提出了下行先导和迎面先导的相对速度比近似等于迎面先导通道单位长度电压降之比与导线感应电压增量的迎面先导持续发展条件,建立了基于Schwarz-Christoffel变换的能考虑任意地形的二维特高压输电线路雷电屏蔽分析模型;该分析模型解释了传统先导发展模型无法解释的特高压输电线路ZMP2和ZBS2型杆塔的中相屏蔽问题,计算结果表明,在典型的平原、斜坡和山顶地形下,ZMP2和ZBS2型杆塔的绕击跳闸率低于设计预期值0.1次/100km·a.
特高压输电线路 雷击跳闸 雷电屏蔽失效 下行先导通道 连续迎面先导 分析模型
贺恒鑫 钱冠军 谢施君 董曼玲 姚帅 谢耀恒 何俊佳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 430074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 430074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764-774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