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海岛型城市——厦门岛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解译1987-2007年5期厦门海岛型城市的TM/ETM+遥感影像,建立了土地利用景观数据库,采用景观格局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和分形理论等方法研究了厦门岛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格局空间演变特征。海岛岸线分维数计算通过VB环境下结合MapObject组件编程实现.结果表明:20a间快速城市化过程引发了厦门岛巨大的景观变化,受强烈人为活动干扰,景观格局已由1987年的以耕地和林地景观为主1992年之后逐步变成以人工景观为主,到2007年人工景观已成为一种占绝对优势地位的景观,景观格局呈现多样性明显降低、异质性逐步减小;厦门岛城市用地面积从39.2 km2增加到94.4 km2,增长为原来的2.4倍;城市扩展的过程主要通过不断侵蚀耕地、水体、林地和填海造地来完成,其中耕地景观变化最大,从1987年33.28km2,到2007年时已经消失,除城市用地扩展侵占外,部分原因为退耕地还林:填海造地面积及其时空分布与政策因素密切相关,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战略转变的提出对填海造地影响尤为明显,从2002-2007年,厦门岛填海进程明显加快,其填海面积7.89 km2比前15 a填海总面积还要多;20 a来海岛岸线复杂性降低,分维数从1987年1.157降到2007年的1.124,海岛形状逐步趋向圆形。

厦门岛 景观格局 城市土地 填海面积 遥感影像 分维数

花利忠

厦门理工学院空间信息与科学系,厦门 361024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厦门,361021

国内会议

福建省遥感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暨首届闽赣遥感科技论坛

厦门

中文

20-30

2009-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