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先防——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评估与预防策略 以“治未病”思想探讨乳腺癌的防治策略之一
“治未病”学术思想起源于我国的《黄帝内经》,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素问·四气调神论》中记载:“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一思想的伟大意义在于将“治未病”作为医学理论的基础和医学的崇高目标,倡导惜生命,重养生,防患于未然。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医治未病思想有二层含义。一是未病先防,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二是既病防变,突出了根据疾病的现状及其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早期、有预见性的合理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痛的防治工作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未病先防”方面探讨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以及“治未病”思想在乳腺癌预防方面的指导作用。
乳腺癌 治未病思想 中医预防医学
林毅 刘晓雁
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广州 510120
国内会议
桂林
中文
2-8
2009-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