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中医证型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和方法: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血瘀证”、“肝郁脾虚证”、“肾阴虚证”的诊断标准将近两年在本院乳腺外科住院的乳腺癌患者58人分为血瘀证组,肝郁脾虚证组,肾阴虚证组。研究各组病人的肿瘤TNM分期以及肿瘤组织ER、PR、Her-2、p53、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探讨乳腺癌中医证候的内涵。 结果:三个证候类型中,肿瘤组织的ER.PR、p53表达无显著性差异:肝郁脾虚组病人肿瘤的TNM分期最早、Her-2阳性率最低、VEGF阳性率最低:血瘀组病人肿瘤的TNM分期最晚、Her-2阳性率最高、VEGF阳性率最高。 结论:乳腺癌的TNM分期、肿瘤Her-2、VEGF的表达水平是公认的预后相关因素。不同中医证型的患者上述指标表达的差异显示中医证型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提示乳腺癌的预后,肝郁脾虚证患者预后最好,肾阴虚证患者次之,血瘀证患者预后最差。血瘀证患者的VE6F表达均比其它证候患者高,提示该证型患者血管生成活跃,对该证型的乳腺癌病人应监测其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水平,加强抗血管生成的治疗。
乳腺癌 中医证型 预后因素 血管生成因子
谢丹
广州中医药大学笫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
国内会议
桂林
中文
114-117
2009-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