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胁迫下草甘膦对空心莲子草体内莽草酸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属苋科多年生宿根性杂草,起源于南美,具有繁殖快、生命力强、在陆地和水域均可生长、抗逆能力强等特点,现已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蔓延。该杂草于20世纪30年代传入上海,如今已遍布我国大部分地区,仅四川的35个县发生面积即达34.7万hm2,全国为害面积已超过了80万hm2,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草害难题。有关空心莲子草的治理方法,尽管在部分气候适宜地区利用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能控制住水域空心莲子草的蔓延,但采用化学防除仍是目前该草治理的主要手段。草甘膦在多年生杂草体内传导性好,毒性低,对人畜及环境生物安全,是美国等国家允许在水域使用的少数除草剂品种之一。草甘膦的主要作用机理是抑制杂草体内莽草酸合成途径的5-烯醇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EPSPS)的活性,进而导致芳香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受阻。杂草体内莽草酸的积累是草甘膦处理后杂草中毒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本文报道高锰胁迫下草甘膦处理后空心莲子草体内莽草酸的含量变化和主要抗氧化酶系统响应。
高锰胁迫 草甘膦 空心莲子草体 莽草酸 抗氧化酶活性 化学防除
喻亮 朱金文 吴志毅 翁晓燕 苟萍 朱国念 陈学新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浙江大学农学院植保系,农业部作物病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浙江大学农学院植保系,农业部作物病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浙江大学生命学院,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273-277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