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支皮瓣在小腿和足深度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回顾性临床研究,分析几种常有的穿支皮瓣在小腿和足的深度创面的应用方法,并初步探讨其使用原则。 方法:针对10例交通伤患者的伴有骨和/或肌腱外露创面,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6例),胫前动脉穿支皮瓣(3例)和股前外侧皮瓣(1例)方法,通过带蒂皮瓣移植(8例),带蒂筋膜瓣移植(1例)和游离移植(1例)方式修复缺损。术前常规行血管多普勒检查,明确穿支定位。术中和术后观察皮瓣血运和皮瓣成活质量,以及供区影响。 结果:皮瓣最小面积为4.5cm×12cm,最大面积为9cm×19cm。5例全部成活,3例皮瓣远端有轻微的静脉回流障碍,经换药自愈或植皮愈合。皮瓣质地柔软,厚度、色泽与受区周围组织匹配。供区无肌肉损伤,运动障碍。 结论:小腿区胫前、胫后血管来源的穿支皮瓣带蒂移植和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小腿和足的深度缺损的良好方法,符合整形外科皮瓣研究和应用的发展方向。岛状穿支皮瓣可作180度的灵活旋转。穿支皮瓣的血运障碍,主要表现为静脉回流不足,其预防重在科学的设计。
深度创面 小腿软组织缺损 穿支皮瓣 足部损伤 修复手术
章宏伟 周芳 姚刚 吴逢春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江苏 210029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暨第五次全国中青年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178-186
2009-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