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瘢痕疙瘩发生的肿瘤源性学说

瘢痕疙瘩是皮肤创伤异常修复的结果,近年来对其研究比较火热,基础与临床研究的许多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虽然目前其发病机制仍然不明。但至今已知:①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角质形成细胞等细胞功能异常;②透明质酸、胶原、腱抗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异常;③转化生长因子-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生长因子异常;④细胞凋亡异常;⑤免疫学异常;⑥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内分泌异常;⑦遗传;⑧力学或机械因素;⑨去炎舒松、维生素A酸、放射等治疗因素,与K的形成密切相关。但尚没有一种学说或因素能够较全面地解释其生物学特性。本文现将肿瘤与K的生物学特性做一比较分析。

瘢痕疙瘩 发病机制 生物学特性 肿瘤源性

蔡景龙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整形外科,山东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部 济南 250033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暨第五次全国中青年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280-284

2009-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