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与非定向扩张后皮肤及基底组织镜下结构及α-SMA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定向扩张器在皮肤软组织扩张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观察两种扩张方法的表面全层皮肤软组织和扩张器基底纤维包膜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通过免疫组化ABC法观察真皮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计算两种扩张术皮肤成纤维细胞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的阳性率。 结果:两种扩张方式使扩张器表面皮肤表皮细胞增殖,表皮层变厚,面积增大;真皮层变薄,胶原增生。扩张器基底纤维包膜组织含大量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及新生小血管。部分成纤维细胞转化为具有收缩功能的肌成纤维细胞散在分布于真皮层,成纤维细胞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的阳性率二者无显著差异。 结论:两种扩张术对皮肤软组织病理组织结构改变相似,二者扩张后皮瓣回缩趋势相似,未发现定向扩张术因单向扩张对皮肤软组织造成更严重损伤及扩张越快挛缩越严重的病理组织学表现。
定向扩张器 皮肤软组织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基底纤维包膜 超微结构
滕晓颦 殷国前 王刚 苏承武 李佳荃 蔡捷 廖明德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广西南宁 530021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暨第五次全国中青年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528-532
2009-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