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癌痛消颗粒对移植性肝癌大鼠肝癌组织细胞凋亡率、细胞膜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目的:用大鼠walker-256移植性肝癌模型研究癌痛消颗粒对肝癌组织细胞凋亡率、细胞膜及线粒体膜电位等多个凋亡参数的影响,以探讨该药癌痛消颗粒抗肝癌作用的机制。 方法:将40只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癌痛消颗粒高剂量组(A组)、癌痛消颗粒低剂量组(B组)、5-Fu组(C组)、生理盐水组(D组),于造模后第8天对癌痛消治疗组及生理盐水组灌胃给药,5-Fu组腹腔注射给药,连续用药14天后停药24h,处死大鼠,取出瘤块,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肝癌组织细胞凋亡率、细胞膜及线粒体膜电位等凋亡参数。另设正常饲养组(E组)大鼠10只,不进行造模及给药,供实验结束时作空白对照用。 结果: D组大鼠的癌细胞凋亡率、细胞膜电位荧光值、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值和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A、B、C组的癌细胞凋亡率、细胞膜电位荧光值、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值和D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E组比较,差异也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A组的癌细胞凋亡率、细胞膜电位荧光值、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值与B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癌痛消颗粒可通过提高肝癌细胞的细胞凋亡率,提高及恢复癌细胞膜、线粒体膜的电位而达到抗癌作用。

癌痛消颗粒 肝癌 细胞凋亡率 细胞膜电位 线粒体膜电位

韦艾凌 官志杰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南宁 530023

国内会议

2009第二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

南宁

中文

286-289

2009-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