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hMSH2、hMLH1、TβRⅡ、E-cad、β-cat、MMP-7、TIMP-2表达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hMSH2、hMLH1、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βRⅡ)、上皮钙黏附蛋白(E-cadherin,E-cad)、β-链接素(β-catenin,β-cat)、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表达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侵袭转移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HNPCC和散发性大肠癌(sporadic CRC)肿瘤组织石蜡标本各30例、正常大肠黏膜石蜡标本8例。观察其hMSH2、hMLHⅠ、TβRⅡ、E-cad、β-cat、MMP-7、TIMP-2表达的差异;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综合分析。 结果: hMSH2、hMLH1、TβRⅡ、E-cad、β-cat、MMP-7、TIMP-2的表达与HNPCC和sporadic CRC患者的性别、肿瘤大小和部位无关;而与肿瘤侵犯深度和转移密切相关。两组中hMSH2、hMLH1、TβRⅡ、E-cad、β-cat、MMP-7、TIMP-2的表达率差异显著。hMSH2与hMLM1表达呈正相关;hMSH2和hMLH1与TβRⅡ表达呈正相关;而TβRⅡ与MMP-7表达呈正相关,与TIMP-2表达呈负相关。E-cad和膜表达β-cat呈正相关,而膜表达β-cat和浆表达β-cat呈负相关,浆表达β-cat和MMP-7呈正相关。MMP-7与TIMP-2表达呈负相关。 结论: 错配修复基因(MMR)的突变(主要是hMSH2、hMLH1)在引起HNPCC发病的同时,也引起了下游基因TβRⅡ的突变失活;而TβRⅡ的突变失活将使HNPCC逃逸TGFβ1对早期肿瘤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HNPCC发病早、病理分化差、多原发癌多见的一个原因。TβRⅡ的突变失活也使TGFβ1降解E-cad、膜表达β-cat的能力下降。从而使HNPCC中浆表达β-cat的表达减弱,使其诱导MMP-7表达的作用减弱。这可能是HNPCC侵袭弱、转移少、预后较好的一个原因。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侵袭转移 错配修复基因 免疫组化染色法

顾国利 王石林 魏学明 任力 胡益云 李德昌

空军总医院普外科 北京,100036 空军总医院病理科 北京,100036

国内会议

第四届全军胃肠外科学术会议暨2009普通外科热点论坛

南昌

中文

126-130

2009-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