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有效人工通气在急诊脑复苏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近年来,随着心肺复苏(CPR)的普及与提高,在急诊发生的心搏呼吸骤停患者,CPR成功率较以往有明显提高,但CPR后,神经系统受损的严重性越来越引起临床的关注。CPR的最佳结果是恢复患者脑皮质的高级活动,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脑功能的恢复是复苏成败的关键和终结目标。自70年代以来医学界已把CPR发展成为心肺脑复苏(CPCR),因此,CPR实际上是指CPCR。但目前心脏复跳后患者的脑皮质功能的恢复仍然是难题。其实,影响脑复苏成功率的诸多因素中,立即恢复病人的主动循环或立即启动被动循环,及时进行有效人工通气,保证脑的有氧血流灌注可能是最主要的环节(3)。在近几年的CPR实践中采用立即胸外心脏按压,早期有效人工通气在CPCR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回顾性收集了急诊内科所有经气管插管的CPR患者的资料,探讨早期有效人工通气对脑复苏的临床价值。
人工通气 脑复苏 气管插管 心搏呼吸骤停
朱荣春 王心杰 张芝晶 杨德全 刘铁燕 韩雪
大连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 大连市中心医院呼吸科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292-294
2009-06-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