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低温疗法在心肺脑复苏的研究进展

心脏骤停是极严重的临床事件,因其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救治时间窗窄,对临床及时抢救病人生命造成了严重困难。据文献报道,大约有50%的心脏骤停患者因医务人员无法及时赶到现场,失去救治机会而死亡。存活送达医院的患者中又有一半因心脏疾病,脑疾病以及多器官衰竭等原因而死于重症监护室。远期的幸存者中,有10-30%留下了永久性的神经系统损伤。如何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如何对复苏成功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减轻因心脏骤停造成的脑损伤,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问题。而有千年历史记载的低温疗法逐渐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越来越多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了低温对脑的保护作用。有些报道更认为低温疗法是在院外抢救过程中能够对脑起到神经保护作用的唯一方法。本文从低温疗法对机体的保护机制、低温疗法的适用对象、目标温度等方面对其在心肺脑复苏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

心脏骤停 低温疗法 心肺脑复苏 神经保护 多器官衰竭

宿志宇 李春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北京 100020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复苏与中毒学术论文交流会

武汉

中文

323-326

2009-06-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