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工作中气溶胶潜在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后,实验室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引起了全社会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也引起了高度重视。卫生部等管理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继制定出台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可感染人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种或样品运输管理规定》、《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多部有关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和指南。《血站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血站实验室应当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设备和设施,并对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生物安全的问题,不仅仅限于各个实验室,其也涉及到血站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血站业务工作过程中相关感染的原因主要有皮肤切割、针刺、粘膜污染和气溶胶吸入等。最难预防的是吸入气溶胶感染,要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本文对气溶胶的特性、血站工作中易产生气溶胶的环节及防护措施进行介绍。
生物安全 气溶胶感染 血站工作 血站管理 防护措施
刘福昌
南昌市血站 江西 南昌 30006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61-162
2009-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