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崔公让教授从“瘀”论治周围血管病
崔公让教授40余年来致力于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与治疗。在治疗周围血管疾病中,虽然这些疾病可以分之为周围动脉病、静脉病、小血管疾病等多类疾病。但它们临床上均可出现血瘀的共性——瘀血、缺血、瘀斑、肿胀、粥样斑块、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引起肢体动脉循环障碍,甚至溃疡与坏疽,或者静脉性扩张、血栓引起肢体肿胀、皮色发暗、瘀积性皮炎、下肢溃疡等静脉功能障碍。崔教授概括这些临床体征的共性病理变化为:污秽之血为之血瘀;久病入络之血为之血瘀;离经之血为之血瘀。血瘀致病的病理基础及血瘀的概念,崔教授根据临床体征不同,将这些血瘀归纳为气虚所致血瘀,气滞血瘀,痰浊血瘀,寒凝血瘀,热毒血瘀。对于血瘀症的治疗,多采用益气活血法,理气活血法,化痰活血法,温通活血法,解毒活血法等不同的治疗法则。总之达到“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的目的。本文介绍了由历代医家对“血瘀”的诠释到周围血管疾病中的以“瘀”论治;以“瘀”为主辨证论治周围血管病之动脉疾病与静脉疾病。总之,周围血管病多以寒湿、气滞、气虚、湿热等致血瘀,崔教授在辨证论治时始终不忘“瘀”字,治时或温阳化瘀或益气健脾化瘀或清利湿热化瘀等,通过活血化瘀为主辨证施治在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周围血管疾病 中医辩证 崔公让 学术思想 临床治疗 从瘀论治
崔炎 吴建萍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 450000
国内会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七次换届暨学术交流会
郑州
中文
21-23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