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曲酶和尿激酶联合使用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和实验报告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也是各类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一般是通过手术治疗及抗凝、溶栓、祛聚等。溶栓药临床常见有尿激酶、链激酶、巴曲酶等,溶栓药对机体凝血功能及纤溶系统的影响主要是降低血纤维蛋白原浓度或使其更易被纤溶系统分解。但每种溶栓药的作用机理又不完全一致,临床上常见外院使用某一种溶栓药物,效果不明显,而转院行其他溶栓药物治疗;或临床上一种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而寻求两种药物合用的问题,因此,研究两种溶栓药物在临床同时使用时机体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就显得必要。本科自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用巴曲霉、尿激酶药物治疗该类患者共94例,现进行报告。
下肢深静脉血栓 巴曲酶 尿激酶 药物治疗 临床实验
夏成勇 杨能华 陆炯 刘佳莅 唐亮 施月婷
江苏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国内会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七次换届暨学术交流会
郑州
中文
208-210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