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宋代香文化对于中医学的影响

中国香的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紫(柴)”、“燎”、“香”、“鬯” (芳香的酒)等字的记载。周代已有佩带香囊、沐浴兰汤的习俗。《礼记·内则》:“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威盥漱,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周礼》有以“莽草薰之”,“焚牡菊以灰洒之”等利用香药防治害虫的记录。这种以芳香药物组成各种方剂和香品,达到防病治病,美化生活、洁净环境、陶冶性情的传统熏香与品香文化,在宋代达到了全盛。首先,宋朝应新的经济形势需要,创立了以乳香为主的进口商品专卖制制度,宋代曾大量进口香料,北宋时香药是市舶司收入中最大宗的物品之一。真腊、渤泥、蒲端、安南等地盛卉乳香、龙脑及栈香,朝贡品中也以香药为主。部分的香品如乳香等列入禁榷物品,由政府专卖,民间不得私自交易。本文以宋代香文化为例探讨了其对中医的影响。

宋代时期 香文化 中医学 中医药文化

王琳

河南中医学院医史文献学科 郑州 450008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

福州

中文

79-80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