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明代方剂命名形式的多样化

方剂之有方名,虽早见于《黄帝内经》,但以方名反映该方的功用主治、方旨大义以及医药学理论与中国古代文化关系者当以张机《伤寒杂病论》为始。迨至明代,方书充栋,产生了大量的方剂,就其命名角度而言,基本可以归纳为以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成分加功用,制法、用法与形态,药物增减等几个方面,并结合了宗教文化、哲学思想、典故传说等。本文介绍了以方剂的组成命名;以方剂组成结合功用命名;以方剂制法、用法、形态等特点命名;从宗教文化、哲学思想、典故传说等角度命名;药物增减命名法等民命形式。

明代时期 中药方剂 命名形式 医药学理论

赵艳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各家学说教研室 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

福州

中文

283-285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