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耐多药复杂重组HIV-1亚型感染病例的抗病毒治疗
1981年5月,美国首先在同性恋中报道了少见的耶氏肺孢菌肺炎及卡波西肉瘤等疾病。直到1983年,科学家们才确认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是导致此类疾病即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的原因。1985年,中国确诊了首名艾滋病患者,该患者为到中国旅游的美籍阿根廷青年。随后,中国的艾滋病疫情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截至2008年12月,中国HIV感染人数约为260000人,其中艾滋病患者超过了77000人。2003年底开始中国开始实行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为那些需要的患者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2008年中国开始为长期治疗并出现病毒耐药的患者提供二线治疗药物(包括替诺福韦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从而使这些患者仍然可以达到病毒学抑制。本文讨论的病例是一名接受抗病毒治疗达10年的患者,经过了不规律服药、停药、换药、耐药检测、换用二线治疗药物后患者最后达到了完全的病毒学抑制。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抗病毒治疗 耐药检测
刘莉 张仁芳 郑毓芳 卢洪洲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科,上海 201508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科,上海 201508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上海 200040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系,上海 200032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
西安
中文
137-140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