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HIV-1高暴露未感染人群DC-SIGN和DC-SIGNR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研究HIV-1高暴露未感染人群(ESN)、正常对照人群和HIV-1携带者DC-SIGN和DC-SIGNR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分布,探讨这两个基因多态性与HIV-1不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两个基因颈区重复序列,以琼脂糖凝胶电泳区分两个基因不同重复序列的电泳图差异,以卡方检验分析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分布差异。 结果:DC-SIGN在三组人群中以7/7型为主,三组人群共检出9个非7/7基因型,但DC-SIGN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8);DC-SIGNR具有高度多态性,7/5、5/5和6/7基因型的频率从ESN人群、健康对照人群和HIV-1携带者逐渐降低,同时5和6等位基因的频率也呈现均匀下降,但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2)。 结论:我国汉族人群DC-SIGN基因多态性变异很低,其对于今后HIV-1人群不易感性的研究意义不大;DC-SIGNR基因多态性对于HIV-1不易感性的意义尚需要大样本的验证或细胞生物学实验数据的支持。

艾滋病 汉族人群 基因多态性 免疫生物学

王晓辉 胡鹏威 石向东 陈琳 赵锦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518020

国内会议

第四届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

贵阳

中文

470-472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