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瘀蕴毒理论及其临床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EM)为妇科良性疾病,但具细胞增生、浸润、复发等恶性行为,恶变率为0.7%-1.0%,并具有远处转移的能力,发病率逐年上升。以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性交痛、腰骶痛、月经失调、肛门坠胀、不孕、局部痛性结节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介绍了瘀毒学说的建立,浅谈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提出了诊疗方案。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发病率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瘀毒学说
连方 李婷婷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 济南 250011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硕士研究生
国内会议
威海
中文
11-15
2009-08-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