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青岛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观看电视与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电视等因素与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自制家庭一般环境问卷、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469名4~5岁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家庭一般环境因素、观看电视对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各因子的影响,统计方法采用Pearson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①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6.9%,男女儿童差别无显著意义(x2=0.179,P>0.05)。②男童看体育节目和警匪片的比例多于女童(x2=6.334、6.276P<0.05,0.01)女童看电视连续剧的比例多于男童(x2=14.075,P<0.01)③Pearson相关分析示:男童平日观看电视时间与各行为因子分正相关,(r=0.130~0.213,P=0.04~0.001),但是女童观看电视时间与其行为问题无相关性;④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男童观看电视时间和内容与多种行为问题分相关,(B’=0.142~0.205,p=0.001~0.024)。喂养方式、家庭经济收入、居室面积和父亲的文化水平与儿童行为问题相关。 结论:男童观看电视时间和内容与其行为问题密切相关,家庭环境因素与4~5儿童的行为问题密切相关。

学龄儿童 行为问题 电视观看 家庭环境

杨秀玲 冉霓

青岛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3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山东 青岛 266003

国内会议

全国发育行为儿科学术研讨会

西安

中文

113-116

200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