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持续操作测试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持续性注意测试(CPT)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诊断中的作用,为制订训练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持续性操作测试(CPT),对1000例拟诊为ADHD的患儿进行视觉(VCPT)和听觉(ACPT)持续性操作测试,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不同测试方法和测试顺序的测试结果。 结果:ACPT总异常检出率(59.9%)显著高于VCPT(37.296)(x2=80.166,p<0.01);男女性别ACPT和VCPT异常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VCPT男性患儿虚报错误的T值显著高于女性,女性患儿的平均反应时间T值显著高于男性;ACPT女性患儿的漏报错误T值显著高于男性患儿;不同年龄组异常检出率(VCPT/ACPT)由高到低为9~12岁组(36.95%/64.20%)、6~岁组(29.22%,53.09%)和13岁以上组(25.64%/38.46%),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142.056,P<0.01/X2=16.028,P<0.01);ACPT虚报错误、漏报错误及平均反应时间的T值显著高于VCPT(P<0.01);先视后听组和先听后视组比较,两组ACPT异常检出率(73.19%/48.86%)仍高于VCPT组(53.97%/32.03%)(X2=38.535,p<0.01/X2=68.011,p<0.01);先视后听组VCPT和ACPT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先听后视组;先视后听组和先听后视组ACPT虚报、漏报错误T值均显著高于VCPT。 结论:ADHD患儿听觉注意能力较视觉注意功能差;不同测试顺序可能对测试结果有一定影响;听觉方面的刺激训练对提高ADHD患儿觉醒度,改善注意力有一定的良性作用。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持续性操作测试 儿童注意力 临床诊断

王惠梅 王晓晖

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 030013

国内会议

全国发育行为儿科学术研讨会

西安

中文

230-236

200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