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南省部分农村地区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主观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中国云南农村地区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及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用PedsQLTM4.0量表评价115名8至17岁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用SF-36量表评价儿童抚养人生活质量,同时调查可能影响儿童生活质量的人口学特征、家庭社会经济状况、抚养模式、儿童自尊等情况。 结果:儿童自我评价生活质量总分为73.394±13.35分(满分100分),其中身体健康领域得分较高,平均为80.774±17.07分;而心理健康得分较低,平均为72.78±13.47分,特别是学习功能平均得分仅为68.52±16.19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儿童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儿童致孤类型、抚养人与儿童关系、抚养人陪护儿童时间、儿童是否知晓父母艾滋病感染状态、抚养人生活质量以及儿童自尊。 结论:应该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开展科学的干预活动,提高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 艾滋病 人口学特征 抚养模式 儿童自尊
徐韬 吴尊友 韩文香 段启祥 段松 柔克明 郭艳华 何志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儿童保健部 北京 10001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室 北京10005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室 北京100050 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 678700 云南省德宏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 678400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251-254
200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