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核苷类似物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前瞻性临床研究报告

目的:研究探讨核苷类似物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开放平行对照临床实验设计,对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早中期患者进行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观察,设基础治疗组、拉米夫定+基础治疗组及恩替卡韦+基础治疗组三组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治疗一月时核苷类似物治疗组好转率显著高于基础治疗组,基础治疗组、拉米夫定组及恩替卡韦组好转率分别为34.69%、57.34%及60.29%(P>0.05),两个抗病毒治疗组间无差异。治疗转归多因素1ogistie回归进人回归模型的因素包括抗病毒治疗,治疗开始时血清胆红素、血小板、球蛋白水平,治疗2周血清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抗病毒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开始治疗时球蛋白水平俞高,血小板水平愈低预后凶险的几率愈大,治疗2周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均是预测预后的有效指标。 结论:研究表明核苷类似物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早中期患者显著增加疗效,而常规剂量的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疗效无显著差异。本组资料统计分析显示可预测疗效的指标有初治时的胆红素、球蛋白和血小板、治疗两周时的PA水平及胆红素水平。动态观测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变化是指导治疗及预后的简单并可靠的方法之一。

核苷类似物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 肝衰竭 临床疗效

胡瑾华 王晓霞 陈菊梅 王慧芬 何卫平 刘晓燕 杜宁 段学章 丁晋标 陈婧 李克

解放军第三○二医院肝衰竭治疗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93-97

2009-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