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易感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hronic severe hepatitisB,CSHB)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CSHB合并IFI患者的临床特点、真菌感染情况、易感因素以及预后,并与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52例CSHB未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作为对照。 结果:52例真菌感染者发生了69例次不同部位感染,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其他部位感染有上升趋势,尤其是肠道以及腹腔;感染真菌种属虽然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但是曲霉菌及新型隐球菌有上升趋势,而且有4例出现真菌血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及Ridit检验分析显示,易感因素为细菌感染的种类、总胆红素水平、住院天数、抗细菌药物累积时间、侵袭性操作次数、抗细菌药物的种类以及合并腹水的程度;CSHB合并IFI死亡率远高于未出现真菌感染患者。 结论:CSHB合并IFI预后差,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或避免侵袭性操作、给予免疫激活剂、维持肠道正常菌群、注意定期空气消毒等措施预防IFI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CSHB)患者由于多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出现慢加急或慢性肝功能衰竭,免疫功能低下,极易造成机体微生态失衡,条件致病菌得以生长,继发感染是其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随着各种治疗措施在临床应用后,真菌逐渐成为继发感染的一个重要病原体,且是导致CSHB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对52例CSHB患者合并IF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统计,分析相关易感因素。报道如下。

重型乙型肝炎 侵袭性真菌感染 临床特征 易感因素 免疫功能 抗真菌治疗

胡爱荣 蒋素文 应豪

宁波市传染病医院(315016)

国内会议

2009年第五届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

福州

中文

230-234

2009-03-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