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椒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β多样性分析

于2007年10月在椒江口潮间带共布设6条采样断面,每条断面在中潮带上区、中区、下区和低潮区各设1站位,进行大型底栖动物采样。分析了不同采样站位数与大型底栖动物种数的关系,选用Wilson-Shmida β多样性测度方法,对以下三种空间环境梯度下大型底栖动物群落β多样性进行了研究:(1)断面内垂直环境梯度;(2)河流到海洋环境梯度;(3)河口两岸间的距离梯度。同时分析了不同采样站位数对群落β多样性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采样站位数的增加,物种数呈增加趋势但增速渐慢,同时β多样性指数下降趋势;(2)不同的潮区间隔下的β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3)在北岸和南岸,均存在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β多样性指数呈升高趋势;(4)随着河口两岸间距的增加β多样性指数呈升高趋势。

椒江口潮间带 底栖动物群落 β多样性 物种数 海洋环境梯度

赵永强 陈全震 曾江宁 高爱根 寿鹿 廖一波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 310012

国内会议

中国海洋学会第三届青年海洋科学家论坛

杭州

中文

149-157

2008-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