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小清河口附近海域泥沙运动特征及风场对泥沙输运的影响

本文根据对莱州湾内小清河口附近海域的海流、含沙量、底质类型分布的观测资料,并结合数值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了该海域的泥沙输运趋势分析及底床冲淤变化情况。从整个海区来看,含沙量总体趋势为由岸向海逐渐增大,并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特点,在小清河入海口东北方向海域有一含沙量高值区;底质泥沙的分布沿纵向等深线显示了自岸向海由粗到细的分布规律,沿横向呈北细南粗特征;浅滩泥沙局部搬运是泥沙淤积的主要来源,河口北侧海域有一较大侵蚀区,淤积区主要分布在河槽以南的滩涂和近岸区域,风场对该海域泥沙输运影响非常显著,小清河河口附近区域在一般天气下海水较清,如遇海向大风,则水体浑黄,但风后悬沙很快沉降,水体又变清。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风场对该海域的影响,大约是无风时平均值的十倍。

小清河口海域 含沙量 海域泥沙输运 底质粒径 风场 泥沙运动

陈斌 黄海军 严立文

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和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71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266071

国内会议

中国海洋学会第三届青年海洋科学家论坛

杭州

中文

305-313

2008-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