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益肾骨康汤对肿瘤骨转移癌患者BAP、PICP及ICTP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益肾骨康汤对肿瘤骨转移癌患者血清BAP、PICP及ICTP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益肾骨康汤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肿瘤骨转移患者分入治疗组10例(中药益肾骨康汤1剂/日+帕米磷酸二钠90mg ivdrip 1次/月),对照组17例(帕米磷酸二钠90mg ivdrip 1次/月),3个月为1个疗程,另肿瘤无骨转移组11例。治疗前后以酶标法(ELASA),检测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的表达,并探讨益肾骨康汤抑制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结果:中药益肾骨康汤与帕米磷酸二钠联合用药,血清BAP浓度较疗前下降了73%,与单纯帕米磷酸二钠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ICP值在治疗组疗前、疗后,对照组,无骨转移组,几组间比较未出现统计学差异,ICTP治疗组疗后较疗前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结论:PICP对以成骨性转移为病理特点的肿瘤骨转移有较好的反应性,但不易作为广谱的肿瘤骨转移血清标志物。ICTP降解过程并不依赖于破骨细胞的活动,因此不受双磷酸盐等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为治疗机制药物的影响,在双磷酸盐疗效监测方面没有参考价值。益肾骨康汤与帕米磷酸二钠联合用药,血清BAP浓度下降较单纯帕米磷酸二钠组明显,更有助于调节发生骨转移后失衡的成骨细胞状态。这也可能是益肾骨康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益肾骨康汤 肿瘤骨转移 血清标志物 BAP表达 PICP表达 ICTP表达 帕米磷酸二钠 联合用药

冯利 闺秀峰 王芳 何生奇 杨霖 黄科

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 100102 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国内会议

2008北京·第二届扶阳论坛

北京

中文

188-192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