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金匮要略》血痹病的体会
血痹一词出自《灵枢·九针》:“邪入于阴则为血痹”。血痹作为完整的病名概念出自张仲景之《金匮要略》(简称《金匮》)。后世多以血痹病感受风邪引起肢体麻木不仁,严重者可有轻度疼痛而区别于感受风寒湿邪,病在关节以疼痛为主的痹证,实际上将二者截然分开是不现实的,在临证时要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注意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笔者学习《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的主要体会是:通阳气除外邪以治血痹轻症;益气通阳行痹以治血痹重症;血痹隶属于痹证;黄芪桂枝五物汤并治血痹、痹证。
张仲景 《金匮要略》 血痹病 辨证论治
黄仰模 田黎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广州 510405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79-82
2007-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