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易感性不同的品种的临床特征和差异表达基因研究

使用高致病性PRRSV-Wuh2毒株,通过肌肉注射分别感染5周龄通城仔猪和大白仔猪。感染后每日测量仔猪体温,观察并记录临床症状,采集血样用于血常规和病毒含量测定。感染后5-7天屠宰,采集血样及组织样,灌洗收集肺泡巨噬细胞(PAM)并提取RNA,取感染前后通城猪和大白猪(2个品种共12份样品)RNA进行猪Affymetrix基因芯片杂交。结果显示大白猪和通城猪感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后表现出典型临床症状与病变,但通城猪的病症要轻于大白猪。芯片数据分析表明,大白猪感染前后存在着97个差异表达基因(差异倍数≥2,p<0.05,FDR<0.05),其中80个属于上调,17个属于下调,和炎症有关细胞因子有8个上调。通城猪感染前后有23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60个上调,70个下调,与炎症有关细胞因子2个下调,10个上调。感染后两个品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差异可能是病变差异的主要原因。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猪肺泡巨噬细胞 Affymetrix基因芯片 炎性细胞因子 基因表达 临床特征

周平 周翔 翟珊莉 林平 胡薛英 江云波 吴斌 徐学文 刘榜

农业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武汉 430070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病理研究室,武汉 430070 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武汉 430070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暨四届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

合肥

中文

338-347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