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诠释 生态的探索——湖北省图书馆新馆
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座落在沙湖之滨,建筑设计在严苛的规划条件下,贯彻节能的理念和原则,将平面功能、立面造型、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融合于一体,充分体现“楚天鹤舞,智海翔云”的寓意。 湖北省图书馆始建于1904年,是由张之洞创办的我国最早建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它座落在武昌蛇山南麓,馆舍面积近3万平方米,建立了较完整、合理的藏书体系,对全省经济建设,科研生产和科学决策具有较强的支撑能力,被誉为“楚天智海”。 由于社会的发展,湖北省图书馆的现状已经不能满足省政府提出的“中部崛起、科教兴鄂、数字湖北和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要求,建设一论座具有一定规模和现代化水平的、具备综合服务能力的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已刻不容缓。经过多次选址及论证,虽终将新馆选址定于沙湖余家湖村,该地块深约190米,宽370余米,呈矩形状,总用地面积为6.72公顷。基地南面为城市主干道一公正路,北面为城中湖—沙湖,西面为风景秀美的公园—沙湖公园,整体用地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环境优美。
图书馆 地域文化 生态建筑
陆晓明 张强 高安亭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4-27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