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肺胃相关证治探析
《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被历代奉为“医家之宗”,及至今日,《内经》对中医学术的研究发展及临床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肺系疾病是普遍存在的常见病,发生率逐年增高,缠绵反复,由于其患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因此,对其证治规律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素问·咳论》篇关于咳嗽与肺胃相关的理论,对进一步明确肺系疾病的辨证施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此皆聚于胃,关于肺”,是对咳嗽病机的高度概括,说明虽“五脏六腑皆令人咳”而咳嗽与肺胃两脏关系最为密切。这一论点亦是《素问·咳论》篇的精华所在,虽然方药论治不尽完善,却为后世在咳嗽一证的辨证确立了辨治纲领,起到了执简驭繁的作用,而且对肺系疾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后世的《金匮要略》、《伤寒论》及《温病学》等经典著作中论述颇多,究其病证,总离不开寒、热、虚、实,究其治法,不外乎温、清、和、补、消、下,而汗、吐两法则很少涉及,现将常用治法归纳列举如下。
中医经典 肺系疾病 《内经》 《素问·咳论》 辨证论治
徐艳玲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 110032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53-55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