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烫(抗皱)整理的技术进步与现状
纺织品的化学整理工艺开发,似乎一开始就与甲醛的工业化牛产结下了不解之缘。化学整理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使用合成的化学品;二是整理效果的耐久性;三是能赋予纺织品新的服用功能。纺织品最早应用的化学品是甲醛与酚或脲反应的初缩体,由它们处理纤维素纤维织物,经热处理生成热固性树脂。从而提高了再生纤维素织物的抗皱性和尺寸稳定性,由此叩开了纺织品化学整理的大门。诚如1926年英国TBL公司申请的第一个防皱整理专利中明确提出:酚醛和脲醛两种初缩体要在纤维素纤维的内部缩聚成树脂,这可能是抗皱整理最初命名为树脂整理的由来。由于酚醛初缩体整理后会产牛色变,使其推广应用受到制抑;而逐渐被淘汰了。粘胶织物经树脂整理后,不仅抗皱性获得了很大的改进,其强力不但未受到损伤,甚至还有所提高,特别是湿强力,增强了粘胶织物服用性,以致粘胶织物的树脂整理,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棉织物经树脂整理后,不可避免的会引起强力损伤;但这不是树脂整理的化学反应造成的损伤。在最初的专利曾提及:在棉织物进行树脂整理之前须经丝光,有助十保持强力,这是棉织物树脂整理的前处理工艺中不可缺少的工序;甚至有人建议液氨处理来进一步使棉织物获得更良好的膨化效果。本文拟对此项整理技术的进步作一回顾,并对目前几个新的免烫整理工艺作些介绍。
纺织品整理 抗皱整理 化学整理工艺
杨栋樑
全国染整新技术应用推广协作网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299-316
2009-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