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锌、铜对实验性钼中毒绵羊肝脏、肾脏中钼含量的影响

实验寒羊2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口服钼、铜和锌(mg/kg),Ⅰ组钼30,Ⅱ组30钼+15铜、Ⅲ组30钼+15锌,Ⅳ组30钼+15铜+15锌,Ⅴ组去离子水。试验期满,采取肝脏和肾脏,硫酸-高氯酸消化,原子吸收法测定钼,锌,铜含量,结果表明:Ⅰ组肝钼含量与第Ⅱ、Ⅲ、Ⅳ、Ⅴ组差异极显著(P<0.01),Ⅱ、Ⅲ组与Ⅳ、Ⅴ组差异极显著(P<0.01);Ⅳ组肝铜含量与Ⅰ,Ⅲ,Ⅴ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Ⅱ组差异显著(P<0.05),Ⅱ组肝铜含量与Ⅰ、Ⅲ、Ⅴ组差异极显著(p<0.01);组间肝锌含量均差异极显著(P<0.01)。Ⅰ、Ⅲ组肾钼含量显著高于Ⅱ、Ⅳ、Ⅴ组(P<0.01);Ⅱ与Ⅳ、Ⅴ组差异极显著(P<0.01);肾铜含量Ⅲ组与Ⅰ组差异极显著(P<0.01);Ⅱ、Ⅲ、Ⅳ组与Ⅰ、Ⅴ组差异极显著(P<0.01);各组肾脏锌含量差异均极显著(P<0.01)。30mg的钼可使肝脏钼含量显著增加(P<0.01),锌、铜含量降低。锌对肝脏钼有很好的拮抗作用,铜、锌有效地降低了钼在组织中的蓄积。

绵羊 钼中毒 肝脏组织 肾脏组织 钼含量 锌元素 铜元素 拮抗作用

杨自军 冉林武 王宏伟 张才 刘凤军 汪纪仓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河南洛阳 471003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

青岛

中文

116-120

200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