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的蛋氨酸铜对肉鸡肝脏病理变化和粪便铜含量的影响
选择1日龄健康AA肉仔鸡120只,随机分成4组.使用蛋氨酸铜作为铜源,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组饲料铜含量为11mg/kg,三个试验高铜组分别为:110mg/kg、220mg/kg和330mg/kg,试验至60日龄结束。在第12、36、60日龄,各组内随机采血,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测量60日龄各组肝脏和粪便的铜含量并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显示:(1)血清ALT和AST活性均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异常升高;(2)110mg/kg和220mg/kg组的肝脏组织铜含量比对照组有所升高,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而330mg/kg组的极显著高于其它三个试验组(P<0.01),110mg/kg,220mg/kg和330mg/kg组的粪便中铜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330mg/kg组的肝脏组织大部分细胞中度变性,其它各组病理变化不明显。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蛋氨酸铜浓度达到330mg/kg时肝脏内的铜蓄积量会迅速增多且对肝脏造成较大的损伤,粪便中的铜含量随着日粮中铜含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多,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蛋氨酸铜 肉鸡 肝脏损伤 病理变化 饲喂剂量 粪便铜含量 环境污染
苏荣胜 曹华斌 李和平 潘家强 李英 唐兆新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319-323
200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