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我国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方法:收集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就诊的131位年龄在65岁以上的男性2型糖尿病病人。统计年龄、糖尿病病程,测量收缩压、舒张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观察代谢指标,其中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放免法测定总血清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腰椎(L1-L4)、股骨颈、股骨转子骨密度(BMD)。应用SPSS10.0分析所有的变量,骨密度用因变量分析,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每个位点的骨密度,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观察骨密度与以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1.至少一个骨位点的骨量减少和/或骨质疏松发生率为60.3-62.6%,腰椎(L1-L4)示骨质疏松发生率为31.3%,骨量减少的发生率为29.0%,股骨颈、股骨转子的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29.9%、31.3%、29.0%和33.6%。70%腰椎骨质疏松者为年龄大于75岁男性,年龄大于75岁的男性股骨颈和股骨转子的骨质疏松发生率分别为45.6%和51%。77.9%正常血清总T的男性至少一个骨位点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2.体重与腰椎、股骨颈处骨密度相关系数最高,T与股骨转子处骨密度相关系数最高,年龄与所有骨位点的骨密度无相关性。体重是腰椎、股骨颈处BMD最好的预测因子,T是股骨转子处骨密度最好的预测因子。 结论:对不同的骨位点进行研究,体重、HbAlc、BMI和T与BMD相关,体重是腰椎、股骨颈处BMD最好的预测因子,T是股骨转子处骨密度最好的预测因子,血糖控制不良与骨质疏松有相关性。

2型糖尿病 骨密度 骨质疏松 血糖控制不良 睾酮水平 老年男性病人

程梅 高海青 刘向群 许玲 李保应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12

国内会议

第三届泰山微量元素高级论坛

济南

中文

43-49

200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