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住院伤员的临床心理干预实施
目的:医院如何满足四川地震后住院伤员的如马斯洛心理需求理论的几个重要部分,伤员的心理评估,临床心理干预,为灾后心理干预提供资料。 方法:年龄4-89岁,37名伤员、36名陪人,收集资料,结合临床表现等做出心理评估。 结果:特殊心理状态1名,有心理疾病倾向者15名,其他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心理问题。 干预:特殊干预、个别干预、一般干预。建立干预手册、病历、纪录,通过交谈法、绘画法、解疑法、梦的解析、关爱关注、应用改善情绪的药物,使其心理恢复常态。 讨论:心理干预需医院、医护人员协同参与,心理工作人员的作用是多重的,做好出院伤员、陪人的心理评估,做好参与救治伤员的医护人员心理评估,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同月22日医院接受救治37名四川重灾区伤员及他们的陪人,临时组建爱心病房,心理危机干预做为重点工作参与其中,亲历了72个同医护人员疗伤员身心之痛的日子,做了遭遇重大灾难后,集中收治伤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尝试。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需求层次理论被医学界广为重视,人首先要满足生理需求其次是安全需求,爱与被爱,被尊敬,最后是实现自我的需求。突如其来的地震使灾区人们用以支撑生存的心理构架轰然倒塌,陷入极度茫然、恐惧、震惊、丧失之痛中,受灾群体的情绪不稳定,情感表达复杂,单一的心理干预是不能解决好问题的,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医院在此次救治过程中体现了大量心理危机干预元素,做到了如马斯洛理论所述的人类心理需求的几个重要部分,顺利完成任务。
地震住院伤员 临床心理干预 心理需求 心理评估
高霞
济南第四人民医院(250031)
国内会议
烟台
中文
194-198
2009-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